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韶山红绿茶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范围内生产的韶山红绿茶。
Title:Shaoshan Hong Part 2: Green Tea
中国标准分类号:X55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撰写关于《THNTI 068.2-2025 韶山红 第2部分:绿茶》的干货文章时,我们聚焦于新老版本标准中“感官要求”部分的差异,特别是对“香气”指标的调整与应用方法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体现了茶叶品质评价体系的精细化,也反映了市场对绿茶风味多样性的关注。
旧版标准(如THNTI 068.2-2018)在“香气”描述上采用较为笼统的分类方式,例如“清香、嫩香、鲜爽”等,但缺乏具体量化或可操作的标准。这导致在实际检测和质量控制过程中,不同人员对同一款茶的香气判断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影响了产品的一致性和消费者体验。
而新版标准THNTI 068.2-2025则对“香气”进行了更细致的划分,并引入了“典型性”和“纯正度”的概念。例如,将绿茶的香气分为“清香型”“花香型”“豆香型”“火香型”等类别,并对每种类型的具体特征进行描述,同时增加了对香气持久性和纯正度的要求。这种细化不仅提升了标准的科学性,也为生产企业提供了更清晰的参考依据。
在应用层面,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产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香气类型,并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原料筛选、杀青温度、揉捻力度、干燥工艺等环节,精准控制香气的形成与保留。此外,感官审评人员也需要接受专门培训,确保对香气类型的识别准确无误,避免因主观判断误差导致产品质量波动。
总体来看,新标准在“香气”指标上的调整,是绿茶标准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有助于提升产品质量一致性,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和从业者而言,理解并落实这些变化,是推动产品升级和品牌建设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