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禹白芷的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禹州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禹白芷的生产与加工。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Yu Bai Zhi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1/T 2284-2022《地理标志产品 禹白芷》是一项河南省地方标准,对禹白芷的产地环境、种植要求、质量特色等进行了规范。以下为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中明确了“禹白芷”是产于河南省禹州市特定地域内,以禹白芷道地药材为主原料,按传统方法加工而成的产品。
2. 【产地环境】指出禹白芷产地应位于北纬34°05′~34°30′,东经113°00′~113°30′范围内,土壤类型为褐土类,pH值在7.0~8.5之间,年平均气温14℃左右,无霜期210天以上,年降水量600~800毫米。
3. 【种植要求】规定了禹白芷的种植密度为每平方米15株~20株,基肥施用量为每公顷30吨~45吨腐熟有机肥,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苗高30厘米时施入尿素150公斤/公顷,第二次在开花初期施入复合肥225公斤/公顷。
4. 【质量特色】强调禹白芷药材干燥后根部直径应在0.5厘米~1.5厘米之间,长度不少于15厘米,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断面显粉性,味辛、微苦,挥发油含量不低于0.5%。
5. 【检验方法】提出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挥发油含量,水分测定按照GB/T 12536执行,灰分测定按照GB/T 12538执行,杂质检查按照GB/T 12540执行。
这些内容构成了禹白芷从种植到成品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了产品的独特品质和地理标志产品的正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