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甜高粱青粗饲料生产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存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范围内甜高粱青粗饲料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weet Sorghum Green Coarse Feed Produ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甜高粱青粗饲料生产技术规程》(DB41/T 1263-2022)是河南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甜高粱青粗饲料的生产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规定应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甜高粱品种。这主要是为了确保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都能获得稳定的产量和质量。选择合适的品种可以有效提高种植的成功率,并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播种时间与方式:建议春播时间为4月中下旬至5月上旬,秋播时间为8月中旬至9月上旬。播种方式以条播为主,行距控制在40-50厘米之间。这样的安排有利于充分利用光照资源,促进植株生长。
3. 田间管理:包括合理施肥、灌溉以及病虫害防治等内容。其中强调了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左右,并且要根据土壤条件适时追肥。同时,要注意观察田间的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影响作物健康。
4. 收获时机:当甜高粱植株达到最大生物量时即可进行收割,通常是在抽穗期前后。此时收获不仅能够保证较高的营养价值,还能为后续加工提供良好的原料基础。
5. 贮存方法:对于青贮饲料而言,正确的贮藏方式至关重要。标准指出需将切碎后的物料迅速装填入密封容器内,在厌氧环境中发酵至少60天以上才能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乳酸菌的作用降低pH值,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从而延长保存期限并保持良好品质。
6. 质量安全控制: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确保产品符合国家食品安全要求。此外还要求建立完整的记录体系,从种子来源到最终成品都要有据可查,以便追溯问题根源。
以上是对DB41/T 1263-2022部分内容的重点阐述,希望对从事甜高粱青粗饲料生产的朋友们有所帮助。严格按照这些指导原则操作,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也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