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的设置原则、设置条件、设置要求及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Setting Standard for Motor Vehicle Parking Spaces on Urban Roa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298-2022《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设置标准》是江苏省地方性技术规范,于2022年正式发布并实施。该标准主要规定了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的设置要求、设计原则和管理措施,旨在优化停车资源配置,提升道路通行效率,保障交通安全。
以下是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停车泊位的基本要求
标准指出,城市道路内的停车泊位应根据道路条件、交通流量及周边停车需求合理设置。泊位的宽度通常为2.5米至3米,长度为6米,且需确保车辆进出的安全与便捷。同时,停车泊位应采用醒目的标线标识,并标明车位编号和方向指示,以便驾驶员快速识别。
2. 停车泊位的设置间距
根据标准,道路两侧停车泊位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应小于1.5米。这一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车辆在停放或驶离时发生刮擦事故,同时也便于行人通行和非机动车行驶。此外,泊位边缘与路缘石的距离不得少于0.3米,以避免对道路排水系统造成影响。
3. 特殊路段的停车泊位设置
在学校、医院、商业区等人流密集区域,停车泊位的设置需特别考虑安全因素。例如,在学校周边应尽量避免设置平行式停车泊位,而宜采用垂直式或斜向式泊位,以减少车辆对师生出行的影响。同时,这些区域的泊位数量应根据高峰时段的实际需求动态调整。
4. 无障碍停车泊位的设置
标准明确要求,在具备条件的道路上应设置一定比例的无障碍停车泊位。无障碍泊位的宽度应不小于3.5米,并配备相应的无障碍通道,方便残障人士使用。此外,无障碍泊位应位于靠近出入口的位置,以便于使用者快速到达目的地。
5. 停车泊位的维护与管理
标准强调,停车泊位的日常维护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管理部门应定期检查泊位标线的清晰度,及时修复破损部分。同时,应通过智能停车管理系统实时监控泊位使用情况,合理引导车辆停放,避免乱停乱放现象的发生。
6. 夜间停车泊位的设置
对于夜间停车需求较高的路段,标准建议设置夜间专用停车泊位,并明确允许停放的时间段。例如,某些路段可在晚8点至次日早7点期间开放停车泊位,其余时间禁止停车。此举既能满足居民停车需求,又能有效缓解白天交通压力。
总之,DB32/T 4298-2022标准为城市道路内汽车停车泊位的设置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有助于实现停车资源的高效利用,促进城市交通环境的持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