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检测的技术要求、方法和评价准则。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的检测与评估。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Line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988-2022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检测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地方标准,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检测的基本要求、检测项目、检测周期、检测方法和检测报告等内容。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4.1 检测人员资格
本条明确规定从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检测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证书。这确保了检测工作的专业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人员能力不足导致的误判或漏检。
5.1 检测项目
该章节列出了轨道几何尺寸、钢轨状态、扣件系统等主要检测项目。例如,轨道几何尺寸包括轨距、水平、高低、轨向等指标,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定期检查这些项目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措施。
6.3 检测周期
对于不同类型的检测项目设定了不同的周期。如轨道几何尺寸每年至少检测一次,而钢轨探伤则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频率。合理的检测周期设置可以有效平衡维护成本与安全风险之间的关系。
7.2 检测方法
提出了采用仪器测量与人工检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检测。比如使用激光测量仪对轨道几何尺寸进行精确测量,同时结合目视检查来评估道床状况。这种方法既保证了数据准确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
9.1 检测报告
要求检测完成后应形成书面报告,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检测时间、地点、结果分析及建议措施等信息。完整的检测报告不仅为后续维修工作提供依据还能作为历史档案保存以供参考。
以上只是部分内容概述,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严格按照标准执行。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能够显著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施管理水平从而保障运营安全和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