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夏播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及产后处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夏播鲜食玉米的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Mechanization Production of Summer-sown Fresh Cor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夏播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05T 186—2022是一部重要的农业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夏播鲜食玉米从种植到收获的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操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关键条款的深入解读:
一、播种前准备
标准中明确指出,在播种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深翻和整地,确保土壤疏松且无明显的大块土坷垃。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种子与土壤的良好接触,提高出苗率。同时,要求施足底肥,通常以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化肥,这样可以为玉米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基础。
二、品种选择
对于品种的选择,标准强调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市场需求以及种植习惯来确定适合的品种。例如,在高温多湿地区,宜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而在消费市场偏爱甜糯型玉米的情况下,则需优先考虑此类品种。此外,还应注意种子的质量,包括纯度、净度及发芽率等指标,确保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三、机械播种
机械播种是本规程的核心部分之一。标准规定了播种机具的选择、调试以及作业参数设置等内容。比如,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3-5厘米之间,行距保持在60厘米左右,株距则视具体品种而定。播种时要保证种子均匀分布于田间,避免出现漏播或重播现象。另外,还应注意调整播种速度,使之与地表状况相匹配,从而实现高效精准播种。
四、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提出了科学合理的灌溉施肥方案。建议采用滴灌或喷灌方式实施节水灌溉,并结合植株生长阶段适时追肥。特别是在拔节期至抽雄期这个关键时期,应加强水肥管理,促进植株健壮成长。同时,还需密切关注病虫害的发生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物理、生物或者化学防治措施予以处理。
五、收获时机
关于收获时机的选择,标准特别提到当籽粒乳线达到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位置时即可开始采收。此时收获既能保证产品的口感品质,又能减少因过晚收获而导致的品质下降风险。收获后还需尽快进行冷却处理并入库储存,防止变质腐败。
以上便是对《夏播鲜食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DB4105T 186—2022中一些重点条款的具体分析说明。遵循这些指导原则不仅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更能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满足消费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