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辣木主要害虫的防治原则、防治方法及综合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辣木种植过程中主要害虫的防治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Major Pests of Moring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108-2022辣木主要害虫防治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辣木种植过程中常见害虫的防治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关于监测与预警系统
标准明确要求在辣木种植区建立完善的监测与预警系统,这包括设置固定观测点和定期巡查制度。观测点需覆盖不同地形及土壤类型区域,以便全面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巡查频率应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在高风险期可适当增加频次。
二、物理防治措施
1. 设置防虫网:对于规模较大的辣木园,建议安装防虫网以阻止外部害虫侵入。网目大小要适中,既能有效阻挡害虫又不妨碍空气流通。
2. 黄板诱杀:利用黄色粘板吸引并捕捉蚜虫等趋黄性害虫。黄板悬挂高度一般为作物冠层中部偏上位置,并定期更换保持效果。
三、生物防治策略
1. 引入天敌:如瓢虫、草蛉等捕食性昆虫以及赤眼蜂、白僵菌等寄生性天敌。引入时应注意保护本地有益生物种群,避免造成生态失衡。
2. 利用植物源农药:推荐使用印楝素、苦参碱等天然成分制成的生物农药,这些物质对环境友好且不易产生抗药性。
四、化学防治指导原则
当物理和生物方法无法控制害虫危害时才考虑采用化学手段。标准强调要做到精准用药:
- 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施药;
- 避免在开花期喷洒以免伤害授粉昆虫;
- 不同作用机制的农药交替使用以防害虫产生抗药性。
五、综合管理措施
提倡将上述三种防治方式有机结合形成综合管理体系。例如,在种植前做好土壤消毒工作减少地下害虫基数;合理安排轮作换茬减轻连作障碍带来的病虫害压力;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提高植株自身抵抗力等。
六、培训与宣传
最后还特别提到要加强对种植户的技术培训力度,通过举办讲座、发放资料等形式普及科学防控知识,增强大家对绿色防控理念的认识和支持度。同时鼓励农户之间分享经验交流心得,共同促进辣木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