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原则、技术措施、实施步骤及效果评估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 Utilization of Contaminated Farm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095-2022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规范》是云南省针对受污染耕地提出的一项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污染源控制、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多个方面对受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进行了系统性规定。以下将重点解读其中的关键条文。
首先,在污染源控制方面,标准明确规定了对工业废弃物堆放场、污水灌溉等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行为进行严格管控。例如,第四章提到“禁止在受污染耕地上堆放未经处理的工业固体废物”,这一要求旨在从源头上防止新的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保护耕地不受进一步侵害。
其次,在农艺调控措施中,标准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如第六章指出,“应根据土壤重金属含量情况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并采取合理的轮作制度”。这意味着农民需要依据土壤检测结果来调整种植结构,比如对于镉含量较高的地块,可以选择种植对镉吸收较少的水稻品种,同时实施稻菜轮作模式,有效降低农产品中的污染物残留水平。
此外,关于替代种植策略,标准强调了建立长期稳定的替代种植体系的重要性。第七章建议,“可以考虑发展牧草、花卉等经济价值较高且不易富集重金属的作物作为替代种植对象”。这不仅能够减少因传统粮食作物生产带来的风险,还为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新思路。
最后,在监测与评估环节,标准要求定期开展土壤及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并建立档案记录各项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第九章特别强调,“监测频率至少每年一次,并形成年度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备案”。
综上所述,《DB53T 1095-2022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规范》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为实现受污染耕地的安全高效利用提供了指导依据,有助于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