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监测预警、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玉米种植过程中草地贪夜蛾的综合防控工作。
Title:Corn Fall Armyworm Contro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085-2022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云南地区玉米种植中草地贪夜蛾防治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规定了草地贪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特征。草地贪夜蛾是一种迁飞性害虫,具有繁殖能力强、扩散速度快的特点,对玉米的危害主要体现在幼苗期和穗期,表现为叶片被啃食、植株生长受阻等。
在“监测预警”部分,强调了田间调查的重要性。要求每5-10亩设置一个诱捕器,定期检查诱捕情况,并记录诱捕数量和时间。当连续三天诱捕到成虫且数量达到防治指标时,应立即启动防控措施。同时,还应结合气象条件预测迁飞路径,提前做好准备。
在“综合防控”部分,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农业防治包括选用抗性品种、合理密植、轮作倒茬等;物理防治可采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方式;生物防治推荐使用性诱剂、天敌昆虫等;化学防治则需根据虫情发展情况适时用药,优先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控制施药剂量和次数,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此外,在“安全与环保”部分明确要求所有防控措施均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正确掌握各种防控技术和方法,同时妥善处理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以上是对该标准中关键内容的深度解读,旨在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技术规范,从而有效控制草地贪夜蛾的危害,保障玉米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