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电动汽车用圆柱锂离子电池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电动汽车用圆柱锂离子电池,其他用途可参考使用。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ylindrical Lithium-ion Batteries for Electric Vehic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K74
国际标准分类号:29.06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TCIAPS 0036-2024《电动汽车用圆柱锂离子电池技术规范》是近年来针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与旧版相比,新版在安全性、性能指标和测试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本文将聚焦于“电池过充保护功能”的要求变化,对新旧版本的差异及实际应用方法进行深入解析。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过充保护的要求较为笼统,仅强调了电池应具备过充保护功能,并未给出具体的参数指标和技术细节。而新版标准则明确规定了过充保护的具体阈值:当充电电压超过额定电压的1.5倍时,电池管理系统(BMS)必须立即切断充电电路以防止进一步充电。此外,还增加了对恢复机制的要求,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允许系统自动复位。
从实际应用角度来看,这一改动对企业设计和生产提出了更高要求。首先,在硬件层面需要优化电芯内部结构以及外部保护电路的设计,比如增加耐高压材料的应用;其次,在软件层面则要完善算法逻辑,确保能够精准检测并快速响应异常情况。例如,可以采用多层级预警机制,在初级警报触发后迅速降低电流直至完全停止供电,同时记录相关数据以便后续分析。
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些新增要求,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改进:
1. 选择优质原材料:选用具有良好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材料制作电芯,从根本上提高抗过充能力。
2. 加强电路设计:合理布局主副保护回路,保证即使在极端条件下也能有效隔离故障点。
3. 优化控制策略:开发智能型BMS,结合大数据分析不断调整和完善防护措施。
总之,《电动汽车用圆柱锂离子电池技术规范》TICAPS 0036-2024通过细化过充保护条款为企业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方向,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安全、更可靠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