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蔬菜工厂化育苗过程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操作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范围内蔬菜工厂化育苗的病虫害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est and Disease Control in Factory-based Vegetable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T 5580-2022《蔬菜工厂化育苗全程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河北省发布的关于蔬菜育苗过程中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5.1 种子处理
种子处理是防止病虫害发生的第一道防线。规程中明确规定,应采用温汤浸种或药剂拌种的方法对种子进行处理。温汤浸种要求将种子置于50℃~55℃的热水中浸泡10分钟至15分钟,并不断搅拌以确保均匀受热;药剂拌种则需按照说明书比例配制溶液,充分搅拌后晾干备用。这样可以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和害虫卵。
6.1 环境控制
环境控制对于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至关重要。规程指出,在育苗期间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光照条件。具体而言,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夜间不低于15℃;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范围内;同时保证每天有6小时以上的自然光照时间。此外,还应注意通风换气,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病害滋生。
7.1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且有效的病虫害防控手段。根据规程要求,可选用如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等微生物制剂来控制鳞翅目幼虫及蚜虫等害虫;利用捕食螨对付红蜘蛛等螨类害虫;种植香根草、万寿菊等诱集植物吸引害虫远离主要作物区域。这些方法既能有效抑制病虫害发展,又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9.1 检测与评估
为确保病虫害防控措施的有效性,规程强调定期开展田间调查与实验室检测工作。田间调查频率至少每月一次,重点检查苗床内是否存在病斑、枯死苗等情况;实验室检测则通过显微镜观察法或PCR技术确认病原体种类及其致病力大小。基于检测结果及时调整管理策略,形成闭环管理体系。
以上是对DB13/T 5580-2022中部分核心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蔬菜工厂化育苗工作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