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农田生态气象观测设施建设与维护的技术要求,包括选址、设备配置、安装调试、数据采集与处理以及日常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河南省内农田生态气象观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Specification for Agro-ecological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农田生态气象观测设施建设维护规范》(DB4106T 63-2022)是由河南省新乡市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农田生态气象观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选址要求
根据标准第5.1条的规定,观测站应选择在地势平坦开阔、交通便利且不受人为干扰的区域。具体来说,站点距离铁路至少200米,公路至少50米,高压电线至少100米。这一规定是为了确保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避免外界因素对观测结果产生影响。
二、设备安装
第6.2条指出,所有仪器设备的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由专业技术人员完成。例如,风向风速传感器需保持水平状态,距地面高度为10米;雨量计则要安装在无遮挡物的地方,离地70厘米。正确的安装不仅能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还能提高测量精度。
三、日常维护
依据第8.1条的要求,定期检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每个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巡检,包括清洁镜头、校准仪器等。当遇到极端天气时,还需增加临时检查次数。此外,对于易损部件如太阳能板、蓄电池等,应备有足够的备用件以备更换。
四、数据管理
标准第9.3条强调了数据记录的重要性。每次采集的数据都应及时录入数据库,并做好备份以防丢失。同时,还应该建立完整的档案资料,包括设备台账、维修记录等,以便日后查阅和追溯。
五、安全措施
最后,在第10章中特别提到安全保障问题。工作人员在进行任何操作之前必须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安全帽等;高空作业时需系好安全带;雷雨季节期间停止一切户外活动。这些措施旨在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几率。
综上所述,《农田生态气象观测设施建设维护规范》从选址到后期管理都给出了明确指导,有助于提升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各相关单位和个人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共同促进农业气象事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