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草莓连作土壤生物熏蒸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设施草莓种植中连作障碍土壤的改良与处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iological Fumigation of Continuous Cropping Soil in Strawberr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309-2022设施草莓连作土壤生物熏蒸技术规程》是一项针对设施草莓连作土壤改良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土壤处理、生物熏蒸剂使用到操作流程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解决设施草莓连作障碍问题,提高草莓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对标准中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
标准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采用生物熏蒸技术对设施草莓连作土壤进行改良处理。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作物类型,为后续具体操作提供了明确指导。
2. 生物熏蒸剂选择
标准指出生物熏蒸剂应选用经农业部门登记批准的产品,并且需要符合NY/T 186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的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推荐使用微生物来源的熏蒸剂如芽孢杆菌制剂等,这些产品能够有效抑制土传病害而不产生化学残留。
3. 土壤准备
在实施生物熏蒸前,需确保土壤达到适宜状态。具体要求包括:土壤湿度控制在田间持水量的60%-70%之间;耕翻深度不低于25厘米;清除残茬杂草等有机物。良好的土壤条件可以保证熏蒸剂与土壤充分接触,发挥最佳效果。
4. 施用方法
生物熏蒸剂的施用方式多样,但标准特别强调了喷雾法作为首选方案。喷雾时应注意均匀覆盖整个种植区域,避免局部浓度过高导致植物损伤。同时,为了增强熏蒸效果,建议在施药后覆盖地膜保持封闭环境至少7天以上。
5. 安全间隔期
根据标准规定,在完成生物熏蒸处理后至下一轮草莓定植前必须设置不少于30天的安全间隔期。此期间内不得进行任何农事活动,以确保熏蒸剂完全降解并减少潜在风险。
6. 效果评估
最后,标准还提出了效果评估的具体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土传病害发生率降低幅度以及草莓生长状况改善程度等。通过定期监测这些参数,可以及时调整管理措施,优化整体生产效益。
综上所述,《DB32/T 4309-2022设施草莓连作土壤生物熏蒸技术规程》不仅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也为促进江苏省乃至全国范围内设施草莓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