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学校教室照明设计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和质量评价指标。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中小学校普通教室、实验室、功能教室等场所的照明设计、施工验收及质量评价。
Title:Design and Quality Evaluation Specifications for School Classroom Ligh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1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295-2022《学校教室照明设计和质量评价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学校教室照明环境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照度水平:标准规定了教室课桌面的平均照度不应低于300lx,均匀度(最小值与最大值之比)应不低于0.7。这一要求旨在确保学生在阅读或书写时有足够的光线,同时避免因局部过亮或过暗导致的视觉疲劳。
2. 眩光控制:为了减少眩光对学生眼睛造成的不适,标准建议使用格栅灯具,并且灯具的保护角应大于等于30°。此外还提到当采用反射式灯具时,其反射角度也需符合相关要求以降低直接眩光的影响。
3. 色温选择:推荐教室内的光源色温应在3300K至5300K之间。这样的色温范围既能提供舒适的视觉体验又能促进注意力集中。
4. 显色指数:光源的显色指数Ra至少要达到80以上,这对于准确辨认物体颜色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艺术类课程中。
5. 环境噪声限制:除了光照条件外,标准还对教室内的背景噪声进行了约束,要求室内等效连续A声级不得超过45dB(A)。这有助于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氛围。
6. 定期维护:定期检查和维护照明设备也是保证良好照明效果的关键环节之一。标准指出每隔半年应对所有灯具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清洁灯罩、检测电路连接情况等操作。
通过遵循这些具体的技术指标和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学校教室的整体照明状况,从而为师生营造出更加健康舒适的教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