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种子生产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种子收获与储藏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种子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eed Production of Caragana microphylla var. xilingolensi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592—2022《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华北驼绒藜种子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选择
标准中明确规定,应选用经过审定的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品种,如“锡驼1号”、“锡驼2号”。这些品种需具备抗寒、抗旱、耐盐碱等特性,并且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良的种子品质。在实际生产中,种植户应严格按照规定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确保种子质量符合要求。
二、播种技术
播种期的选择至关重要。标准建议在春季土壤解冻后立即播种,最迟不得晚于4月15日。播种方式采用条播或穴播均可,但必须保证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15-20厘米。每公顷播种量应在15-20公斤之间。覆土厚度控制在2-3厘米范围内,以利于种子发芽出土。
三、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措施包括除草、灌溉、施肥等方面。标准指出,在幼苗期要及时清除杂草,避免与作物争肥争水。同时要根据土壤湿度适时灌溉,特别是在干旱季节。施肥时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适量氮磷钾复合肥料。另外还需注意防治病虫害,一旦发现病虫害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四、收获加工
当植株大部分种子变黄时即可开始收获。收获方式可以采用人工割取或机械联合收割机作业。收获后的种子需要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2%,然后进行清选分级处理。清选过程中要剔除杂质和不饱满种子,确保最终产品的纯度达到98%以上。
五、贮藏运输
合格的种子应当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温度保持在15℃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5%。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潮防晒,避免碰撞挤压导致种子破损。此外还应对运输车辆进行清洁消毒处理,防止污染影响种子质量。
以上是对DB15/T 2592—2022《锡林郭勒型华北驼绒藜种子生产技术规程》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