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藜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的技术要求,包括种质资源的基本信息、形态特征、生长环境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藜科草种质资源的调查、收集、保存及评价工作。
Title:Specification for Descrip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of Chenopodiaceae Germplasm Resources - Caragana microphylla in North China
中国标准分类号:B 10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589—2022 藜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华北驼绒藜》是一项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标准,旨在为华北驼绒藜种质资源的描述与数据采集提供科学、统一的技术依据。以下将围绕该标准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标准明确了“种质资源”、“描述”、“数据采集”等核心概念。其中,“种质资源”是指具有实际或潜在利用价值的遗传材料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描述”是对种质资源特性进行全面记录的过程;而“数据采集”则是指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这些特性的具体操作。这一部分为后续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在种质资源描述方面,标准要求对华北驼绒藜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生态适应性等方面进行详细记录。例如,在形态特征上,需包括植株高度、叶片形状、花序类型等内容;在生物学特性上,则涉及种子萌发率、开花结实期等信息;而在生态适应性方面,要考察其耐旱性、抗寒性和土壤适应能力等。这些内容有助于全面了解华北驼绒藜的生长习性和分布规律。
再者,在数据采集方法上,标准规定了多种具体的采集技术和流程。比如,对于形态特征的数据采集,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法获取植株高度和叶片大小等参数;而对于生物学特性的数据采集,则可能需要借助实验室分析手段来测定种子发芽率等指标。此外,还特别强调了野外调查时应遵循的安全规范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数据采集过程既高效又环保。
最后,在数据管理与共享环节,标准提出了建立统一数据库的要求,并鼓励各机构间开展合作交流,共同促进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这不仅有利于整合分散的信息资源,还能推动相关研究和技术进步。
总之,《DB15/T 2589—2022 藜科草种质资源描述和数据采集规范 华北驼绒藜》通过对种质资源描述、数据采集方法及管理机制等方面的系统化规定,为我国北方地区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内关于华北驼绒藜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