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杂粮仓储的技术要求、管理措施、环境条件、操作规程及质量控制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杂粮的仓储管理和相关技术服务。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arse Cereals Storage
中国标准分类号:B4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477—2022杂粮仓储技术规范》是由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杂粮仓储的技术标准。该标准对杂粮仓储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以确保杂粮在储存期间的质量安全和数量准确。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 杂粮:指除稻谷、小麦、玉米、大豆以外的粮食作物,如小米、荞麦、燕麦等。
- 仓储设施:包括仓库、粮仓及相关设备。
储存条件
- 温度控制:杂粮储存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5℃以下,湿度控制在65%以下。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及湿度过高都会影响杂粮的品质。
- 通风:定期检查并维护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防止霉变。
入库管理
- 质量检测:入库前应对杂粮进行质量检测,包括水分含量、杂质含量、色泽、气味等指标。只有符合标准的杂粮才能入库。
- 包装要求:杂粮应采用防潮、防虫、防鼠的包装材料,并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储存过程中的管理
- 定期检查: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观察杂粮是否有发热、霉变、虫害等情况。
- 防治措施:一旦发现虫害或霉变现象,应及时采取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防治,避免扩散。
出库管理
- 出库检验:出库时需再次对杂粮进行质量检验,确保其仍然符合相关标准。
- 先进先出: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优先使用存放时间较长的杂粮,保证其新鲜度。
安全与环保
- 安全管理:加强消防安全管理,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制定应急预案。
- 环境保护:在仓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当妥善处理,不得随意丢弃,造成环境污染。
以上是《DB14/T 2477—2022杂粮仓储技术规范》中一些关键内容的解读。严格执行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杂粮仓储管理水平,保障食品安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