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种质资源库建设与管理的技术要求,包括资源库的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和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草种质资源库的规划、建设和日常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Grass Germplasm Resource Bank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580—2022《草种质资源库建设和管理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草种质资源库的建设与管理工作。这项标准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原植物遗传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从标准中的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详细解读。
一、草种质资源收集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草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和技术要求。首先强调了全面性原则,即要尽可能多地覆盖不同地理区域、生态类型以及不同用途的草种质资源。其次提出了科学性原则,要求在收集过程中遵循生物学分类体系,确保每份样本都有明确的来源信息。此外还规定了采样量的具体标准,例如每份样本至少需要采集50克种子,并且必须附带详细的采集记录表,包括采集地点、时间、环境条件等信息。
二、入库前处理
入库前处理环节主要包括样品预处理和质量检测两部分内容。预处理方面,要求对所有进入库房的草种质资源进行初步清洁,去除杂质如泥土、枯叶等,并根据种类的不同采取适当的干燥方式以保证种子活力。质量检测则涵盖了水分含量测定、发芽率测试等多个项目,只有符合特定指标的样品才能正式入库保存。
三、保存方法
关于保存方法,标准给出了多种可供选择的技术手段。对于短期保存而言,可以采用普通低温冷藏的方式;而对于长期保存,则推荐使用超低温冷冻保存技术。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控制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避免因外界条件变化而导致基因材料丧失活性。另外还特别提到定期检查库存状况的重要性,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
四、档案建立与维护
为了便于后续研究工作的开展,标准还特别强调了建立健全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这不仅包括纸质版文件还包括电子文档形式的数据存储。每一份入库的草种质资源都应当拥有独一无二的身份标识码,并且每次出入库都要详细登记相关信息。同时还要定期更新数据库内容,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五、安全防护措施
最后,在整个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还需要落实一系列的安全保障措施。比如设置专门的安全监控系统来防止未经授权人员接触珍贵资源;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以防万一发生火灾事故造成损失;并且制定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等情况。
综上所述,《草种质资源库建设和管理技术规范》通过对各个环节作出细致的规定,为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草种质资源的有效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希望相关部门能够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各项工作,共同促进我国草地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