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草种质资源收集的技术要求、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本文件适用于草种质资源的调查、采集、记录及保存等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ass Germplasm Resources Collec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2578—2022草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草种质资源收集的技术要求和方法,适用于草原生态保护修复、草种繁育推广等领域。以下从几个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关于采集地点的选择。标准明确指出采集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当地草种质资源的多样性。具体来说,采集点需涵盖不同生境类型如草地、湿地、沙地等,并且要避开污染源和人为干扰较大的区域。这一规定旨在确保采集到的样本能全面反映区域内的物种分布情况。
其次,在采集时间方面,标准建议根据不同草种的生物学特性确定最佳采集期。例如暖季型草通常在夏季末至秋季初采集种子较为适宜,而冷季型草则宜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采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种子的成熟度和活力,提高后续保存的成功率。
再者,有关采集数量的规定也非常重要。标准提出每次采集至少需要获得500株以上的个体样本以形成基础群体,并且每个采集点至少要保留3个独立的样本单元。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因偶然因素导致的数据偏差,为后续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此外,对于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也有详细说明。比如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防止接触有毒植物;使用专业工具避免损伤植株造成生态破坏;同时要做好个人卫生清洁工作以防病虫害传播扩散等。这些措施体现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责任感。
最后,在样品处理环节中强调了及时干燥与密封包装的重要性。标准要求将新鲜采集回来的材料尽快置于通风良好且温度适中的环境中自然晾干或者采用低温烘干技术快速脱水处理,之后立即装入防潮透气材质制成的专用袋子里妥善保管运输直至送至实验室进一步分析鉴定。这样做不仅有利于保持样本质量还能减少损耗延长保存期限。
综上所述,《DB15/T 2578—2022草种质资源收集技术规程》通过科学合理的流程规范了整个收集过程从选址到入库每一个步骤都经过精心考量力求做到既高效又安全最大程度地保护珍贵的草种质资源助力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