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防火分隔、安全疏散、消防设施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既有建筑改造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查工作。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Review of Existing Building Reno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6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2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02T 0053-2022 既有建筑改造消防设计审查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针对既有建筑改造过程中消防设计审查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了其中一些重要的条文并进行了详细解读:
第4.1.3条:防火分区的调整
该条款规定,既有建筑在改造时防火分区面积不得大于原设计防火分区面积的一倍。如果需要扩大防火分区面积,则应采取相应的防火分隔措施,并确保新增部分与原有结构之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此规定旨在保障即使发生火灾也能有效控制火势蔓延,保护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第5.2.4条:疏散通道设置要求
根据本条规定,在进行既有建筑改造时,必须保证主要疏散通道畅通无阻,宽度不得小于1.1米,并且沿途应设有明显的指示标志。此外,对于超过三层或者建筑面积大于300平方米的建筑物,还应当配备应急照明系统以及火灾报警装置。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紧急情况下人员撤离的速度和效率。
第6.3.7条:电气线路敷设规范
这一条款强调,在对既有建筑实施电气改造时,所有新安装或更换后的电线电缆都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50016的相关要求。特别是对于存在老化现象的原有线路,应及时予以更换以防止因接触不良等原因引发短路事故。同时,强弱电应分开布置,并做好绝缘处理,避免相互干扰影响正常使用功能。
第7.1.9条: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周期
为了确保各类消防设施始终处于良好状态,该条款明确规定了定期检查、测试及维修保养的具体频率。例如,消火栓系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则需每季度开展一次功能性试验等。只有通过持续有效的管理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消防设施的作用。
以上仅是对部分关键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操作中还需结合具体项目情况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希望上述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