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茶叶初制所的选址、设计、建设、设备配置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内茶叶初制所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de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ea primary processing plan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28T 20-2022茶叶初制所建设管理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云南地区茶叶初制所建设与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选址要求
标准规定茶叶初制所应选择地势较高、干燥通风、远离污染源的区域。这一要求旨在确保茶叶加工环境的清洁卫生,防止水分过多导致霉变,并避免有害物质对茶叶造成污染。选址时还需考虑交通便利性,便于原料运输和成品输出。
二、建筑设计
标准明确要求初制所建筑结构应采用砖混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顶需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生产车间内部应划分清晰的功能区,包括鲜叶接收区、萎凋区、揉捻区、发酵区(如有)和干燥区等。各功能区间应有物理隔离措施,防止交叉污染。
三、设备配置
根据标准,初制所必须配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茶叶加工机械,如杀青机、揉捻机、解块机、烘干机等。设备选型应结合实际生产规模,同时要保证设备运行稳定性和操作安全性。此外,还应设置必要的除尘设施和废水处理装置,以满足环保要求。
四、质量管理
标准强调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料验收制度、生产过程控制程序、产品检验规程等。要求每批次产品均需经过严格检测,确保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于关键工序如杀青温度、揉捻时间等参数,应制定详细的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
五、人员培训
针对从业人员,标准提出了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培训内容涵盖茶叶基础知识、加工工艺原理、设备使用维护以及安全生产知识等方面。通过持续教育提高员工素质,保障生产过程的专业化水平。
六、环境保护
在环境保护方面,标准特别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鼓励采用节能环保型设备,推广清洁生产工艺;加强对废水、废气、废渣的处理,确保达标排放。
以上是该标准中一些较为重要的条款解析,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规范,促进云南省茶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