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孜然原种和大田用种繁育的技术要求、生产流程及质量控制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孜然种子的繁育与生产过程。
Title:Cumin Original Seed and Field Seed Breeding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528T 185-2022《孜然原种和大田用种繁育技术规程》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发布的关于孜然种子繁育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1. 【术语和定义】中明确了“原种”是指经过严格选择、鉴定并批准用于生产大田用种的高质量种子;“大田用种”则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种植的种子。这一定义为后续繁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标准依据。
2. 【繁殖材料的选择】规定繁殖材料应选用纯度高、活力强、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亲本。具体要求包括:植株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且至少连续两年以上保持优良特性不变异。这一步骤对于确保后代品质至关重要,能够有效避免因亲本质量问题导致的产量下降或品质劣变。
3. 【隔离措施】强调在繁殖过程中必须采取有效的隔离手段防止外来花粉污染。如设置物理屏障(网罩)、空间隔离(与其它作物保持一定距离)等方法来保证授粉过程的纯净性。通过这样的隔离措施可以显著提高种子纯度,保障繁育质量。
4. 【收获及处理】指出当果实达到生理成熟时应及时采收,并迅速脱粒晾晒至安全水分含量以下。同时要求对收获后的种子进行精选分级处理,剔除杂质和不良籽粒,最后妥善包装贮存于干燥通风处。这一系列操作旨在减少机械损伤率,延长种子寿命,便于长期保存。
5. 【档案记录】要求在整个繁育周期内详细记录每个环节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播种日期、田间管理措施、采收时间及数量等内容。完整的档案资料不仅有助于追溯问题源头,还能为今后改进繁育技术积累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