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鲜食马铃薯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鲜食马铃薯的生产。
Title: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resh Consumption Potato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7T 71-2022《鲜食马铃薯栽培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发布的关于鲜食马铃薯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品种选择:标准指出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抗病性强且品质优良的品种。例如,可以选择“克新一号”或“费乌瑞它”等高产优质品种。这一步骤非常重要,因为合适的品种能够提高产量并减少病害发生。
2. 整地施肥:要求深耕细耙,确保土壤疏松透气。每公顷施用腐熟有机肥30吨以上,并配合适量化肥如氮磷钾复合肥。合理的施肥可以为马铃薯生长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促进其健康成长。
3. 播种时间与密度:建议在春季地温稳定通过7℃时开始播种,行距保持在60厘米左右,株距约为25厘米。这样安排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通风透光良好,有利于块茎膨大。
4. 田间管理:
- 灌溉:根据天气情况适时适量浇水,特别是在开花期需水量较大。
- 中耕除草:定期进行中耕作业以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性,同时清除杂草竞争养分。
- 病虫害防治:采用物理方法(如灯光诱杀)和化学药剂相结合的方式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5. 收获贮藏:当植株大部分叶片枯黄时即可收获。收获后需立即运往阴凉处晾晒几天再入库保存,温度控制在2-4℃之间湿度不超过85%。
这些规定旨在帮助农民科学合理地开展鲜食马铃薯的生产活动,从而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遵循上述指导原则,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