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种薯贮藏的术语和定义、贮藏前准备、贮藏过程管理、质量控制及出库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马铃薯种薯的贮藏管理。
Title:Potato Seed Storage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7/T 72-2022《马铃薯种薯贮藏技术规程》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马铃薯种薯的贮藏操作,确保种薯在贮藏期间的质量和活力。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贮藏环境条件
标准原文: 种薯贮藏库内温度应控制在1℃~4℃之间,相对湿度保持在90%~95%范围内。
解读: 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种薯因过低或过高温度而受到损伤。低温可以抑制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减少种薯的呼吸作用,延长其保存期限。而适宜的湿度则能避免种薯失水过多导致干缩,同时也可防止湿度过高引起腐烂问题。
入库前处理
标准原文: 种薯入库前需进行分级筛选,去除病虫害感染、机械损伤及发芽严重的种薯。
解读: 入库前的严格筛选对于保证整个库存种薯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病虫害感染会加速其他健康种薯的腐烂速度;机械损伤容易成为病原体侵入的途径;而发芽严重的种薯不仅自身营养价值降低,还可能释放乙烯等物质刺激周围种薯提前发芽,影响整体储存效果。
定期检查与管理
标准原文: 贮藏期间每半月至少检查一次种薯状态,并记录相关数据如温度、湿度变化情况以及发现的问题。
解读: 定期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例如,如果发现局部区域出现发热现象可能是由于通风不良或是堆垛过密造成的,需要立即调整堆放方式以改善空气流通;若发现有轻微腐烂迹象,则应及时隔离受影响的种薯以防扩散。
出库管理
标准原文: 出库时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优先使用接近保质期的种薯,并且每次出库后应对剩余种薯重新整理堆放位置。
解读: 遵循先进先出原则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好种薯资源,减少浪费。而出库后的重新整理堆放则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通风条件,继续为后续储存创造有利环境。
以上几点只是该标准部分内容中的关键点解析,全面遵守这些要求将有助于提高马铃薯种薯的贮藏质量和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