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种薯田间检测的技术要求、检测方法、判定依据及检测报告。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种薯在田间的质量检测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Inspection of Potato See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07/T 70-2022《马铃薯种薯田间检测技术规程》是由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发布的推荐性地方标准,该标准对马铃薯种薯的田间检测工作提供了详细的技术指导。以下将选取其中的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术语和定义部分中明确指出“种薯”是指用于繁殖下一代植株的块茎。这一定义强调了种薯在农业生产中的核心地位,即其主要功能是作为繁殖材料而非直接食用。
其次,在田间调查环节中规定了应在种植前或出苗后至开花前进行。此阶段选择合理,因为此时可以全面评估种薯的质量状况,包括但不限于病害、虫害以及生长势态等。此外还要求调查面积不少于1亩,并且按照一定比例随机抽取样本以确保数据代表性。
接着,在样品采集与处理上提出了具体要求:每个取样点应选取至少50个健康植株上的新鲜叶片作为待检材料;同时需注意避免污染样品,如佩戴手套操作并使用专用工具采集。对于采集后的样品应及时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防止因存放不当导致结果偏差。
另外,在病虫害识别方面,标准详细列举了几种常见且危害较大的病原菌及昆虫种类,并描述了它们的症状表现特征。例如晚疫病通常表现为叶背面出现白色霉层,而蚜虫则会聚集在嫩梢处吸食汁液造成卷曲变形。通过这些直观描述可以帮助检测人员快速准确地判断问题所在。
最后,在报告编制时强调了完整性原则,即除了列出检测结果外还需附上相关的背景信息如采样地点、时间等,以便后续追溯查询。同时鼓励采用数字化手段记录保存资料,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便于长期管理。
综上所述,《马铃薯种薯田间检测技术规程》不仅规范了从现场勘查到最终报告出具整个流程的操作步骤,更重要的是为保障种薯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促进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