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果园生草还田技术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生草种类选择、种植管理、还田技术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苹果、梨、桃等果树种植园的生草还田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chard Grassing and Returning to Field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493-2022果园生草还田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果园生草还田的技术操作流程,促进果园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1. 生草还田:指在果园内种植适宜的草种,并在其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将其覆盖或埋入土壤中作为有机肥料的一种耕作方式。
2. 覆盖草:指直接铺设于地表用于保水保肥的草类植物。
3. 埋植草:指经过处理后埋入土层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的草类植物。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境内海拔1500米至2800米之间的苹果、梨等落叶果树的果园生草还田管理。这一规定明确了标准的应用地域和树种限制,确保了技术措施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
三、生草种类选择
1. 应优先选用豆科植物如白三叶草、红三叶草等作为生草品种。这些植物具有良好的固氮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
2. 可搭配使用禾本科植物如黑麦草、多年生黑麦草等,形成多样化的植被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
3. 不建议采用易传播且难以控制的外来杂草作为生草材料。
四、播种与管理
1. 播种时间:应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作业,具体时间根据当地气候特点确定。
2. 播种量:每平方米播种量为10克至15克之间,具体数值需结合实际土壤状况调整。
3. 管理措施:定期修剪草层高度保持在10厘米至15厘米范围内,避免过高影响果树正常生长。
五、还田操作
1. 还田时期:一般在每年秋季果实采摘完毕后开始实施。
2. 还田方法:
- 覆盖法:将割下的草均匀平铺于行间,厚度控制在5厘米左右;
- 埋植法:将刈割后的草料集中堆放于树盘周围,深度挖坑埋入地下约20厘米深处。
3. 注意事项:还田过程中要注意防止病虫害随草料传播,同时保证覆土压实度达到70%以上。
六、效果评估
1. 土壤理化性质改善情况:包括pH值变化、有机质含量提升幅度等指标;
2. 果树生长状况监测:观察叶片颜色、新梢长度以及果实品质等方面的变化;
3. 经济效益分析:对比传统施肥模式下成本投入与产出比是否有所优化。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程,可以实现果园土壤质量持续改良,促进果树健康稳定发展,最终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