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红壤区坡面径流小区径流泥沙监测的基本要求、监测方法、数据记录与整理以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红壤区坡面径流小区的径流泥沙监测及相关研究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unoff and Sediment Monitoring in Slope Plot of Red Soil Reg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71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590-2022红壤区坡面径流小区径流泥沙监测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红壤区坡面径流小区开展径流与泥沙监测的技术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在监测设备的安装方面,标准规定了流量计、泥沙采样器等仪器设备的安装要求。例如,流量计应安装在水流平稳且不易受外界干扰的位置,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泥沙采样器需设置在径流出口处,并定期校准以保证采样精度。
关于监测频率,标准明确指出,在降雨期间应加密监测频次,通常每小时记录一次数据;非降雨期则可适当延长至每天一次。同时强调,每次监测均需同步记录气象条件如降雨量、风速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时参考。
对于数据处理环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数据质量控制措施。包括对原始数据进行初步筛选剔除异常值;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日均值;建立数据库并定期备份以防丢失。此外还要求绘制相关图表如径流过程线图、泥沙浓度变化曲线图等辅助判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标准特别关注了安全防护问题,在野外作业时必须遵守安全生产相关规定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遇到极端天气情况应及时停止监测活动确保人员安全。
总之,《DB36/T 1590-2022》从设备安装到数据处理再到安全保障等多个方面都给出了详尽指导有助于提高红壤区坡面径流小区径流泥沙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