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下穿铁路的监测技术要求、设计原则及安全评估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穿越铁路区域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监测与管理。
Title:Technical Design Specification for Monitoring of Urban Rail Transit Crossing Railway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1T 3100-2021 城市轨道交通下穿铁路监测技术设计规范》是指导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交叉施工中监测工作的关键标准。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监测目的与范围
该规范明确指出,监测的主要目的是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铁路设施的安全稳定,避免因施工导致的铁路结构变形和功能受损。监测范围应覆盖铁路沿线及周边可能受影响的所有区域,包括路基、桥梁、隧道等。
2. 监测内容与频率
监测内容主要包括地表沉降、地下位移、建筑物倾斜度以及地下水位变化等。对于关键部位如桥墩基础,建议每7天进行一次观测;而对于一般地段则可适当延长至每月一次。此外,在遇到异常情况时需加密监测频次。
3. 监测方法选择
规范强调了多种监测手段的应用,如水准仪测量法用于地表高程变化检测;全站仪适用于建筑物水平位移监控;而使用GNSS定位系统能够实现全天候连续监测。同时要求各监测点设置永久性标志以保证数据准确性。
4. 数据分析与报告编制
要求所有采集到的数据必须经过严格校验后方可入库,并利用专业软件生成直观图表便于分析决策。最终形成的监测报告应当包含项目概况、监测方案执行情况、主要发现及改进建议等内容,为后续工程调整提供依据。
5. 应急预案制定
针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了详细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立即停止作业、加强巡视力度、启动应急加固程序等。此外还特别提到要建立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一旦发现问题能迅速组织力量处理。
以上几个方面构成了整个规范的核心框架,对于保障城市轨道交通与铁路交叉施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