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工业(产业)化工园区环境综合管理的总体要求、环境准入管理、污染预防与控制、环境监测与监控、环境风险防控及应急管理、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各类工业(产业)化工园区的环境综合管理工作。
Title:Guidelines for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Industrial (Industrial) Chemical Parks
中国标准分类号:Z 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01T 006-2022《工业(产业)化工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导则》是福建省福州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化工园区的环境管理工作,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在总则部分明确了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其中提到“本标准适用于福州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产业)化工园区以及现有化工园区的环境综合管理”。这表明无论是新建项目还是已有园区都需要遵循此标准进行环境管理。此外,“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强调了从源头控制污染的重要性。
接着,在环境影响评价章节中规定,“化工园区建设前应开展详细的环境影响评估,并形成书面报告提交审批机关。”这一要求确保了每个化工项目的实施都经过科学论证,减少潜在环境风险。同时要求定期更新环境影响跟踪监测数据,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对于污染物排放管理,标准特别指出,“所有入园企业必须达到国家或地方规定的排放限值标准,并建立完善的污染防治设施。”这意味着即使单个企业达标排放也不足以保证整个园区的安全性,需要统一规划污水处理厂等集中处理设施。
另外,在应急响应机制方面,明确要求“化工园区需编制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配备足够的应急物资储备,确保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处置。”这对于防范重大安全事故具有重要意义。
最后,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环节,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化工园区的环境管理过程中来。“通过信息公开、听证会等形式听取民众意见”,不仅增强了透明度,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
综上所述,《工业(产业)化工园区环境综合管理导则》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为化工园区提供了全面系统的指导框架,有助于促进当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