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的基本要求、技术方法、数据处理与分析、成果编制及质量控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的探测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Work Specifications for Detection of Underground Defects in Urban Roa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360—2022《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工作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的探测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术语和定义”部分明确了一些核心概念。例如,“地下病害体”被定义为存在于城市道路下方,可能影响道路结构安全及使用的各类异常物体或现象。这一定义明确了探测工作的目标对象,有助于后续工作的精准开展。
其次,在“探测方法选择”部分,标准指出应根据病害体类型、埋深以及现场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探测方法的选择。例如,对于浅层病害体推荐使用探地雷达法,而对于深层病害体则建议采用地震反射法等更为专业的技术手段。这种针对性的方法选择能够有效提高探测精度和效率。
再者,标准强调了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要求。规定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必须确保仪器设备校准合格,并且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此外,还要求记录完整的作业日志,包括但不限于天气状况、土壤类型等环境因素,以便于后期的数据分析与验证。
另外,在“成果提交”章节中,标准明确了最终报告应当包含的内容,如探测区域概况、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发现的主要问题及其评估结果等。这些信息不仅有利于相关部门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隐患,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资料。
最后,标准特别提到要加强安全管理,在整个探测过程中务必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规定,落实各项防护措施,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工作规范》从术语定义到具体实施细节都给出了详尽的规定,对于提升城市道路维护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