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薇花期调控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栽培管理措施、修剪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及花期预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紫薇在园林绿化中的花期调控技术应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Woody Ornamental Flowers - Part 3: Comprehensive Techniques for Flowering Period Regulation of Crape Myrtl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440.3-2022《木本观赏花卉培育技术规程 第3部分:紫薇花期调控综合技术规程》是浙江省地方标准,于2022年发布并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紫薇花期调控的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栽培环境、修剪管理、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
在品种选择方面,标准推荐选用适应性强、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如‘红火箭’、‘粉团’等品种,这些品种具有良好的生长势和观赏价值。在栽培环境上,要求种植地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土壤pH值宜为6.5-7.5。同时,需要确保充足的光照,每天至少保证6小时以上的直射光。
修剪管理是花期调控的重要环节。标准指出,在春季萌芽前进行一次重剪,保留主干和主要分枝,剪去枯死枝、病弱枝和过密枝。生长期要适时摘心,控制植株高度,促进分枝生长。对于当年生新梢,当其长度达到20-30厘米时应及时摘心,以促使其形成花芽。
肥水管理方面,标准强调合理施肥和科学灌溉。在生长季节,每月施用一次复合肥,氮磷钾比例为15:15:15或相近配比。开花前后增施磷钾肥,促进花芽分化和开花质量。浇水遵循“见干见湿”原则,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涝。
病虫害防治也是关键措施之一。标准建议采用农业、物理、生物和化学相结合的方法综合防控。定期检查植株,发现病虫害及时处理。可以使用石硫合剂、波尔多液等无公害农药进行预防性喷洒。同时,加强田间卫生管理,清除杂草和落叶,减少病虫源。
此外,标准还提出了花期调控的具体方法。通过调节温度、光照和水分等环境因子,可以有效控制紫薇的开花时间。例如,秋季对部分当年生枝条进行短截,促使次年早春开花;或者在冬季适当降低温度,延迟花期至春季后期。
总之,DB33/T 2440.3-2022标准为紫薇花期调控提供了全面的技术指导,有助于提高栽培管理水平,实现优质高效的生产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