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油菜稀植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范围内油菜稀植栽培生产。
Title:Rapeseed Sparse Plant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485-2022《油菜稀植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浙江省地方标准,旨在通过优化油菜种植密度、改善田间管理方式来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1. 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采用稀植栽培模式的冬油菜生产。解读:这表明标准主要针对浙江省冬季种植的油菜品种,并且强调稀植栽培这一特定技术模式。
2. 栽培密度
推荐每亩种植密度为8000至12000株。解读:与传统密集种植相比,稀植栽培能够提供更大的个体生长空间,有利于根系发育和光合作用效率提升,从而促进单株产量的增长。
3. 肥料施用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移栽后7天左右,第二次在开花初期。解读:合理施肥是保证油菜健康生长的基础,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结构,而分期追肥则有助于满足不同生长期对养分的需求。
4. 病虫害防治
提倡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优先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解读:这种方法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又能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5. 收获时间
当主茎中部角果呈黄绿色时即可收获。解读:此时收获既能确保种子充分成熟,又避免了过度延迟导致的籽粒脱落损失。
以上内容仅为标准中部分内容的简要说明,实际操作还需结合当地具体条件灵活调整。通过遵循这些科学规范的技术要求,可以显著提高油菜种植的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