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非洲猪瘟消毒的基本原则、消毒剂选择、消毒方法及操作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非洲猪瘟防控过程中相关场所、物品和人员的消毒处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isinfection of African Swine Fev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T 2480-2022非洲猪瘟消毒技术规范》是浙江省针对非洲猪瘟防控制定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养殖场、屠宰场等场所的消毒工作,有效阻断病毒传播。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所有涉及生猪养殖、运输、屠宰及无害化处理等相关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强调了全链条覆盖的重要性,确保各个环节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二、术语和定义
1. 消毒:指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或去除病原微生物的过程。
2. 高风险区域:指存在较高感染风险的特定区域,如发病猪舍、死亡猪只存放区等。
3. 低风险区域:相对而言感染风险较低的区域,比如生产区外围、办公区等。
三、消毒前准备
1. 制定详细的消毒方案,包括使用的消毒剂种类、浓度、作用时间以及操作流程;
2. 对所有参与人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正确的消毒程序和技术要求;
3. 准备充足的消毒物资,并检查其有效期和质量状况;
4. 确保消毒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能够正常运转。
四、常用消毒剂及其使用方法
1. 含氯消毒剂:适用于多种表面消毒,但需注意避免与酸性物质混合使用;
2.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具有广谱杀菌效果,可用于空气消毒;
3. 季铵盐类消毒剂:温和且刺激性小,适合对敏感材质进行擦拭消毒;
4. 碱性消毒剂:能有效分解脂肪和蛋白质,常用于清洗油腻污渍。
五、具体场所消毒要求
1. 养殖场:
- 圈舍内外环境每天至少清洁一次,每周彻底清扫一次;
- 发病后立即停止生产,进行全面消毒;
- 离开圈舍的所有物品均需经过严格消毒处理方可再次进入;
2. 屠宰场:
- 每日屠宰结束后应对设备、工具及地面进行全面清洗消毒;
- 定期对冷却间、分割间等重点部位实施深度清洁;
- 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含量;
3. 运输车辆:
- 装载前必须先清洗干净并喷洒消毒液;
- 卸货后应立即冲洗底盘和其他暴露部分;
- 长途运输时每隔一段时间停车检查密封性能。
六、个人防护措施
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期间务必穿戴专用的工作服、手套、口罩等防护装备;接触不同批次动物前后均须洗手消毒;下班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并洗澡更衣。
七、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记录制度,定期抽检消毒效果;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如消毒不彻底导致疫情复发),应及时调整策略直至达到预期目标为止。
八、应急处置预案
明确各级责任主体,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响应,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程度。
以上内容涵盖了《DB33/T 2480-2022非洲猪瘟消毒技术规范》中的核心要点,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领会,并将其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