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极轨卫星遥感监测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本文件适用于极轨卫星遥感监测领域的研究、应用和技术交流。
Title:Polar Orbit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 Part 1: Terms and Defini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P6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1455.1-2022《极轨卫星遥感监测 第1部分:术语》是辽宁省地方标准的一部分,为极轨卫星遥感监测提供了专业术语的定义。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极轨卫星(Polar-orbiting satellite)
- 定义:轨道面与地球自转轴垂直并经过地球两极的卫星。
- 解读:这类卫星能够覆盖全球,因为它们的轨道允许其在每次通过时扫描不同的地面区域。这对于需要全球观测数据的应用非常有用。
2. 遥感(Remote sensing)
- 定义:从远距离获取目标物信息的过程,通常不直接接触目标物。
- 解读: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农业评估、灾害管理等领域。它利用传感器收集电磁波谱的信息来分析地表特征。
3. 光谱分辨率(Spectral resolution)
- 定义:传感器区分不同波长的能力。
- 解读:高光谱分辨率意味着传感器可以更精细地区分不同的波长范围,这对于识别特定物质或植被类型至关重要。
4. 时间分辨率(Temporal resolution)
- 定义:在同一地点重复观测的时间间隔。
- 解读:提高时间分辨率可以更好地捕捉动态变化过程,如农作物生长周期或气候变化的影响。
5. 空间分辨率(Spatial resolution)
- 定义:影像中单个像素代表的实际地面面积大小。
- 解读:较高的空间分辨率意味着每个像素所代表的地表面积较小,从而可以获得更详细的图像信息,适用于城市规划和小范围研究。
6. 辐射校正(Radiometric calibration)
- 定义:将原始传感器信号转换成物理量度的过程。
- 解读:这一过程确保了遥感数据的质量,使得不同时间和地点的数据具有可比性,并且能准确反映实际的地表状况。
这些术语构成了理解与应用极轨卫星遥感监测的基础框架,对于从事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来说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