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利用极轨卫星进行干旱灾害遥感监测的技术要求、数据处理方法、干旱指数计算及干旱等级划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基于极轨卫星遥感技术对辽宁省区域内的干旱灾害进行监测和评估。
Title:Polar Orbit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 Part 2: Drought Disaster
中国标准分类号:A80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1/T 1455.2-2022是辽宁省地方标准,规定了利用极轨卫星遥感技术对干旱灾害进行监测的方法和要求。以下是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干旱灾害的卫星遥感监测工作。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范围,即仅限于辽宁省。
2. 规范性引用文件:列出了多个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GB/T 19713-2005《地理信息 地理标记语言》等。这些引用文件为标准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依据。
3. 术语和定义:对\"干旱灾害\"、\"遥感监测\"等关键术语进行了定义。例如,“干旱灾害”是指由于降水减少或蒸发量增加等原因导致水资源短缺,影响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活动的现象。
4. 监测内容:包括气象干旱、农业干旱和社会经济干旱三个方面。每种类型的干旱都有其特定的监测指标和方法。
5. 数据获取与处理:要求使用国内外主流的极轨卫星数据源,并采用标准化的数据处理流程。同时强调了数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6. 指标体系构建:建立了包含多个子指标在内的综合评价体系,用于全面评估干旱状况。这些指标涵盖了降水、温度、土壤湿度等多个方面。
7. 监测结果表达:推荐使用地图、图表等形式直观展示监测结果,并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向决策者传达信息。
8. 结果应用:指出监测结果可用于指导抗旱救灾行动、优化水资源管理等方面。通过实际应用验证了该标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以上是对DB21/T 1455.2-2022中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