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果梨带分枝容器大苗繁育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砧木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嫁接、容器苗移栽培育、出圃要求及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南果梨带分枝容器大苗的繁育及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Large Potted Nanguoli Seedlings with Branch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南果梨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质水果,在辽宁地区广泛种植。为了规范南果梨带分枝容器大苗的繁育技术,辽宁省发布了《DB21/T 3588-2022 南果梨带分枝容器大苗繁育技术规程》。该标准对南果梨大苗繁育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下面将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木选择与处理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用于繁育的砧木和接穗的选择标准。砧木应选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一年生实生苗,要求根系发达且完整,主根长度不少于20厘米。接穗则需从优良母树上采集当年生发育充实的枝条,长度为15至20厘米,粗度在0.5至1.0厘米之间。接穗采集后要立即剪去叶片,仅保留叶柄,并用湿布包裹防止失水。
二、嫁接操作
在嫁接过程中,标准强调采用芽接或枝接的方法。芽接应在春季萌芽前进行,而枝接则适宜在秋季落叶后至次年春季萌芽前完成。嫁接时要求刀具锋利,切口平滑整齐,确保形成层对齐紧密。接穗削制时要保证削面光滑,长度适中,一般为2至3厘米。绑扎材料选用弹性好、透气性强的专用嫁接膜,确保绑扎牢固但不过紧,以利于愈合。
三、容器选择与基质配制
标准指出,用于繁育的大苗容器直径不应小于30厘米,高度不低于40厘米。容器材质需具备良好的透水性和透气性,能够适应长期栽培需求。基质配制方面,要求使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混合土,具体比例为田园土:腐殖土:河沙=5:3:2。同时,基质中还需加入适量有机肥料,如腐熟的农家肥或生物菌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
四、田间管理
在田间管理环节,标准提出了详细的养护措施。首先,定植后的苗木需要及时浇透定根水,并覆盖地膜保温保湿。其次,定期检查土壤湿度,保持适度湿润,避免积水造成烂根现象。第三,根据苗木生长情况适时追施肥料,前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枝叶生长,后期增施磷钾肥增强抗逆能力。此外,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采取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综合防控。
五、出圃标准
最后,关于苗木出圃的标准也作出了明确要求。合格的大苗应达到以下条件:高度不低于120厘米,茎粗不小于1.5厘米;根系发达,主侧根数量不少于10条,长度均大于20厘米;无明显机械损伤及病虫害痕迹。只有符合这些标准的苗木才能被认定为合格品并投入市场。
综上所述,《DB21/T 3588-2022 南果梨带分枝容器大苗繁育技术规程》涵盖了从苗木选择到最终出圃的全过程,为提高南果梨大苗繁育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保障。遵循这一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南果梨产业的整体水平,也为果农增收致富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