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寒湿润区饲用燕麦加工调制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高寒湿润区饲用燕麦的加工和调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cessing and Conditioning of Oat for Feed in Cold and Humid Area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2903-2022《高寒湿润区饲用燕麦加工调制技术》是针对四川地区高寒湿润环境特点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对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1. 【原料选择】规定了燕麦品种应选用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品种,如宁草1号等,并要求燕麦籽粒饱满、无霉变。这主要是因为高寒湿润区气候特殊,适合特定品种生长,确保原料质量可直接影响后续加工效果。
2. 【收获时机】明确当燕麦植株含水量降至30%-35%时即可开始收获。此阶段燕麦籽粒成熟度适中,既能保证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又便于后续干燥处理,避免因过早或过晚收获影响品质。
3. 【干燥方法】推荐采用自然晾晒与机械烘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燥处理。具体要求是将燕麦含水量控制在14%以下。这样既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节约成本,又能有效防止因过度干燥导致营养流失。
4. 【粉碎粒度】指出成品饲料的粉碎粒度应控制在2mm-4mm之间。合理的粉碎粒度有利于提高动物消化吸收率,同时也能满足不同养殖需求。
5. 【添加剂使用】强调在添加任何营养性或功能性添加剂时必须遵循限量原则,不得超标使用。这是为了保障饲料安全性和动物健康,防止因添加剂过量而产生毒副作用。
6. 【储存管理】建议将加工好的饲用燕麦储存在通风良好、阴凉干燥的地方,并定期检查库存情况,及时清理发霉变质的产品。良好的储存条件可以延长产品保质期,保持其营养价值不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