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茼蒿生产的产地环境、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范围内设施条件下茼蒿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tected Cultivation of Celery Leaf (DB1408T035-2022)
中国标准分类号:B 7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设施茼蒿生产技术规程》DB1408T035-2022是指导茼蒿在设施条件下规范化生产的权威文件。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一、品种选择
该标准要求选用适应性强、抗病性好的优良品种。例如推荐晋茼蒿1号、晋茼蒿2号等品种,这些品种具有生长迅速、叶片肥厚的特点,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选择种子时应确保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6%,发芽率不低于85%。
二、栽培管理
在栽培过程中,需控制棚内温度在15℃至25℃之间,湿度保持在75%-85%范围内。播种前要对土壤进行深耕细耙,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尿素20公斤。播种后要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
三、田间管理
定苗时株距保持在10厘米左右,及时中耕除草,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在生长中期追施一次速效氮肥,每亩用量约15公斤。同时注意防治病虫害,如发现蚜虫可用吡虫啉可湿性粉剂稀释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硫悬浮剂喷洒预防。
四、采收标准
当茼蒿植株高度达到25厘米以上,叶片充分展开时即可采收。采收时保留根部2-3片真叶,以便后续继续生长。采收后要及时分级包装,避免机械损伤,确保商品质量。
五、质量安全
整个生产过程必须符合GB/T 19630.1-2011有机产品第一部分:生产标准的要求,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和化肥。产品上市前需检测农药残留,确保符合NY/T 761-2008蔬菜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规定。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程,可以有效提升设施茼蒿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