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冬闲田饲用燕麦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与种子质量、整地与播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冬闲田饲用燕麦的栽培与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Fodder Oat in Winter Idle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34T 21-2022冬闲田饲用燕麦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四川地区冬闲田饲用燕麦的种植管理。以下从关键条款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在品种选择上,标准明确要求选用适合本地气候条件、抗逆性强且产量高的品种。这不仅关系到种植效益,还直接影响到饲料品质和后续养殖效果。
关于播种时间,建议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完成播种工作。这一时间段内气温适中,有利于种子发芽出苗,同时避开冬季极端低温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施肥管理方面,强调基肥要充足,氮磷钾比例应控制在2:1:2左右。追肥则需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及植株长势灵活调整,通常在拔节期施用速效氮肥促进分蘖。
灌溉措施指出,在干旱季节要适时灌水,特别是在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土壤湿润至关重要。但也要注意避免积水造成根系缺氧。
病虫害防治上提倡采用农业防治为主,化学药剂为辅的方式。对于常见的锈病、白粉病等病害,可选用适宜的杀菌剂进行喷雾处理。
收获时机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一般在乳熟末期至蜡熟初期进行收割最为理想。此时籽粒饱满度高,营养成分含量最佳,能够确保饲草的质量。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部分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