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梅花鹿引种的术语和定义、引种前的准备、引种过程、运输管理、隔离观察及后续饲养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梅花鹿的引种与初期适应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roduction of Sika De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梅花鹿引种技术规程》(DB14/T 2452-2022)是山西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梅花鹿引种的各个环节。以下从重要条文中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在引种前准备阶段,规程要求对引种单位进行全面评估,包括设施条件、技术人员资质和疾病防控体系。例如,第六条明确规定引种单位需具备独立场区且面积不低于5公顷,并配备专职兽医人员至少两名。这确保了引种后能够提供充足的空间和专业的医疗保障。
其次,关于种鹿的选择,第七条指出种鹿来源地必须无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并且种鹿应达到一定的健康标准。具体而言,种鹿体重需超过30公斤,年龄在1至6岁之间,且经过检疫确认无布氏杆菌病等传染性疾病。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引种成功与否以及后续繁殖质量。
再者,在运输过程中,第九条强调了安全措施的重要性。运输工具要提前消毒处理,并保持通风良好;途中每隔四小时需停车检查一次,确保饲料和饮水供应充足。此外,还规定了每辆车装载数量不得超过10头,以减少应激反应对种鹿的影响。
最后,在隔离观察期间,第十二条提出了一系列细致的要求。新引进的种鹿需单独圈养于隔离区内至少30天,在此期间每日监测体温变化,并定期采集血液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只有当所有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时,才可转入生产区与其他鹿群混合饲养。
综上所述,《梅花鹿引种技术规程》通过明确各项操作细节,为梅花鹿引种提供了科学指导,有助于提高养殖成功率并保障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