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日光温室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服务内容、服务流程及服务质量评价。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开展日光温室气象服务的相关机构和人员。
Title:Specification for Meteorological Services of Solar Greenhous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01.08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2T 543-2021《日光温室气象服务规范》是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的,旨在为日光温室的气象服务提供标准化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气象观测要素
标准明确指出,日光温室内的气象观测应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风速等基本要素。其中,温度观测点应设置在温室中部离地面50厘米处,以确保数据的代表性。湿度观测则需考虑土壤湿度与空气湿度的双重监测,这对于控制病虫害及合理灌溉至关重要。光照强度的测量有助于确定作物的生长周期和产量预测,而风速的监测可以评估温室结构的安全性。
数据采集频率
对于温度和湿度的连续观测,要求每小时至少记录一次;而对于光照强度和风速,则建议每十分钟采集一次数据。这样的频率设置既保证了数据的时效性,又不过于频繁地增加工作负担。
预警机制
当检测到极端天气条件如暴雪、强降雨或高温干旱时,系统应当立即发出预警信号,并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相关人员采取应急措施。例如,在遇到持续低温的情况下,可启动增温设备保护作物不受冻害影响。
信息服务内容
气象服务机构需要定期向用户提供详细的气象报告,包括但不限于未来七天的天气预报、历史同期气候状况对比以及特定时段内的气候变化趋势分析。此外,还应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定制个性化的咨询服务,比如针对某类蔬菜种植的最佳播种期推荐。
系统维护与校准
为了保证观测结果的准确性,所有仪器设备都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校准和维护。任何故障发生后应及时修复或更换部件,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的数据偏差。
以上就是对DB1302T 543-2021部分关键条款的具体说明,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