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两栖爬行动物野外调查的技术要求、方法和流程,包括调查准备、现场调查、数据记录与分析以及报告编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范围内两栖爬行动物的野外调查及相关科研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ield Investigation of Amphibians and Reptil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51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T 3227—2022 两栖爬行动物野外调查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为开展两栖爬行动物的野外调查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技术要求。以下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调查范围与内容
标准明确指出调查范围应涵盖研究区域内的所有已知或潜在的两栖爬行动物栖息地。调查内容包括物种组成、种群数量、分布格局以及生态环境特征等。这不仅有助于全面了解目标物种的生存状况,也为后续保护措施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样线设置与布设密度
在样线设置上,标准建议根据地形地貌特点合理规划,确保覆盖不同类型生境。对于平原地区,推荐每平方公里至少布置一条样线;而山地丘陵地带则需适当增加密度以提高数据代表性。这种分级布设方式能够更精准地捕捉到不同环境条件下物种活动规律。
数据记录方法
关于数据记录,标准强调采用统一格式填写调查表,并且要求拍摄清晰照片作为补充资料。同时鼓励使用GPS定位仪精确标注每个观测点的位置信息,便于后期数据分析及成果展示。此外,还特别提到夜间观察时应配备头灯或手电筒,并注意避免强光直射影响动物行为。
安全防护措施
鉴于野外工作的特殊性,本标准对个人安全防护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在进入可能存在危险因素(如毒蛇出没)的区域前必须接受专业培训;穿着长袖衣物和高帮鞋防止被咬伤;携带急救用品如抗蛇毒血清等。这些细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保障了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环境保护意识
最后,该标准还非常重视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明确规定不得随意破坏植被或干扰野生动物正常生活习性;采集标本需遵循最小化原则,并及时归档保存;结束调查后要彻底清理现场恢复原貌。通过这样细致的规定,旨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以上是对《DB23/T 3227—2022 两栖爬行动物野外调查技术规程》中几个重要条文的深入解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在实际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