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高粱生产过程中杂草综合防控的技术要求,包括农业措施、物理措施、化学措施及生物措施等。本文件适用于天津市高粱种植区的杂草综合防控工作。
Title:Integrated Weed Management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Sorghum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高粱杂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DB15/T 2562—2022)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高粱种植过程中杂草的综合防控工作。以下将选取部分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该标准明确提出了高粱田间杂草防控的基本原则。根据标准中的规定,“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意味着在高粱种植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化学除草剂的应用,还要结合农业措施和生物防治手段,形成多层次的防控体系。这一原则强调了综合管理的重要性,避免单一依赖化学药剂,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在杂草防除时间的选择上,标准指出“应在杂草出苗期至拔节前进行有效控制”。这是因为此时杂草幼苗尚未形成强大的竞争力,此时采取措施可以更有效地抑制杂草生长,同时减少对高粱幼苗的竞争压力。这一时间段的选择对于确保高粱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再者,关于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标准中特别强调了安全性和有效性。“选用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并严格按照说明书剂量施用,不得随意增加浓度。”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也能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此外,还要求操作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熟悉各种除草剂的特点及适用条件,以确保正确使用。
最后,标准还提到“建立长期监测机制,定期评估防控效果”。通过持续跟踪杂草种类变化、种群密度以及抗药性发展情况,及时调整防控策略,实现动态管理。这种前瞻性的做法能够帮助农民更好地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新问题。
综上所述,《高粱杂草综合防控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为高粱种植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指导,对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