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麦品种硒富集能力筛选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数据处理及评价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小麦品种硒富集能力的筛选与评价。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creening Selenium Enrichment Capacity of Wheat Varie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0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28T 77-2022 小麦品种硒富集能力筛选技术规程》是一项地方标准,为科学评估小麦品种的硒富集能力提供了系统的指导。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度解读。
样品采集与处理
标准规定了样品应在小麦成熟期进行采集,需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并确保采样点分布均匀。样品采集后应立即去除杂质并迅速冷冻保存,以防止硒含量发生变化。这一环节强调了样本代表性与及时性的重要性,确保后续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富集能力测定方法
测定小麦品种硒富集能力时,推荐使用原子荧光光谱法。该方法要求先将样品经酸消解处理,然后通过标准曲线法来定量分析硒含量。标准特别指出,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参数,以减少误差。此外,还需设立空白对照组和标准参考物质,保证测量精度。
数据分析与评价指标
对于测得的数据,标准提出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硒积累量、硒转化效率以及不同器官间的硒分配比例等。其中,硒转化效率是指植株吸收土壤中硒元素转化为可食用部分的比例,这是衡量品种硒富集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标准还建议采用多因素综合评分法对各品种进行全面评估。
应用场景与意义
本规程不仅适用于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研究工作,也为农业部门推广富含硒的小麦新品种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筛选出高硒富集能力的小麦品种,可以有效提升农产品营养价值,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时,也有助于优化种植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DB4228T 77-2022 小麦品种硒富集能力筛选技术规程》从样品采集到数据分析等多个方面给出了明确规范,为推动我国功能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