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政务服务中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的数据格式、数据内容、接口要求及安全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内各级政务服务机构和相关单位开展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业务的数据交换与共享。
Title:Electronic Bid Bond Data Specification for Public Resource Trading in Government Services
中国标准分类号:L7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5/T 2055-2022《政务服务 公共资源交易电子保函数据规范》是福建省地方标准,于2022年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公共资源交易中电子保函的数据格式、技术要求和安全措施等内容,旨在推动公共资源交易的电子化、规范化和透明化。
以下是对该标准中几个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数据格式要求
标准中明确规定了电子保函的数据应采用XML格式,并且需要包含以下关键元素:保函编号、申请人信息、受益人信息、担保金额、有效期等。例如,保函编号必须唯一且具有可追溯性,以便在交易过程中快速定位相关文件。申请人信息则需包括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等基本信息,确保交易主体身份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技术要求
在技术实现层面,标准强调了数据加密传输的重要性。所有电子保函的数据传输过程都必须使用符合国家密码管理规定的加密算法,如SM2或SM4算法,以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此外,还要求系统具备数据备份与恢复功能,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并制定详细的灾难恢复计划,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
安全措施
为了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标准提出了多方面的安全控制措施。其中包括但不限于:设置访问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用户才能查看或操作敏感数据;建立日志记录机制,详细记录每一次登录、查询、修改等操作的时间、IP地址及操作内容,便于事后审计;定期开展安全评估和技术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以上解读涵盖了该标准的部分核心内容,希望对你理解和应用这一标准有所帮助。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业务场景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各项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