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增强型复合外模板现浇混凝土保温系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材料性能要求、设计、施工及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民用建筑中增强型复合外模板现浇混凝土保温系统的应用。
Title:Application Technical Standard for Enhanced Composite External Formwork Cast-in-Place Concrete Insulation System
中国标准分类号:P56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增强型复合外模板现浇混凝土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DB37/T 5117-2021)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标准,主要规范了增强型复合外模板在现浇混凝土建筑中的应用。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明确了“增强型复合外模板”这一概念,指由保温材料与结构层复合而成的模板体系,既能作为施工模板使用,又能提供长期保温性能。这一定义为后续的技术要求奠定了基础。
材料要求
1. 保温材料:标准规定保温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热工性能、耐久性和阻燃性。例如,EPS板的导热系数不应大于0.036W/(m·K),并且必须经过阻燃处理。
2. 结构层:结构层材料需满足一定的强度和韧性要求,以确保模板系统的整体稳定性。通常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预应力混凝土作为结构层材料。
设计要求
设计时需考虑模板系统的承载力、刚度以及耐久性。标准指出,设计荷载应包括施工荷载、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等,并且模板的设计应便于安装和拆除,同时保证其在使用期间不会发生变形或损坏。
施工要求
施工过程中,模板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标准强调了以下几个要点:
- 模板拼接处应严密无缝隙,防止漏浆。
-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安装,确保模板位置准确无误。
-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验收标准
验收阶段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标准提出了具体的验收指标,如模板系统的平整度、垂直度等物理特性,以及保温性能测试结果是否符合预期。此外,还要求保存完整的施工记录和技术档案,以便日后维护参考。
通过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增强型复合外模板现浇混凝土保温系统应用技术标准》不仅涵盖了从材料选择到最终验收的全过程管理,而且特别注重细节控制和技术规范,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和节能效果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