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餐饮业在选址、设计、建设、运营及关闭等阶段的环境保护技术要求,包括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的处理与排放控制。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餐饮业的环境保护管理及相关活动。
Title: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atering Industry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4/T 4139-2022《餐饮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是安徽省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餐饮业的环境保护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油烟净化设施要求:标准明确规定,所有产生油烟的餐饮服务单位必须安装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高效油烟净化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这意味着无论餐厅规模大小,只要涉及烹饪过程产生油烟,就必须配备相应的净化设备。此外,还要求定期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以保证其净化效率达到规定标准。
2. 废水处理措施:对于餐饮业产生的废水,标准提出了明确的处理要求。首先强调要将餐厨废水与其他类型的生活污水分开收集,然后通过隔油池等专业设备进行预处理,去除油脂后再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系统。这不仅有助于减少城市排水管网堵塞的风险,也有利于保护水体环境。
3. 噪声控制措施:考虑到餐饮场所可能存在的噪音污染问题,标准指出应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噪声水平。例如,合理布局厨房设备位置,使用隔音材料建造墙壁以及安装消声装置等方法都可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4. 固体废弃物管理:标准还特别关注了餐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垃圾如何妥善处置。建议建立完善的垃圾分类制度,将可回收物、有害废物和其他生活垃圾分别存放,并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同时鼓励采用资源化利用手段处理有机废弃物,比如制作堆肥或者生物燃料。
5. 环保意识培养:除了硬件方面的规定之外,本标准也非常重视从业人员环保意识的提升。要求企业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相关培训活动,了解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和技术进步情况,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总之,《餐饮业环境保护技术规范》从多个角度出发,为改善餐饮行业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各餐饮经营者应当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上述内容,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忘履行社会责任,共同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