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固废再生材料在道路路面基层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质量控制及施工验收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建筑固废再生材料在城市道路、公路等路面基层中的设计、施工与验收。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Recycled Construction Waste as Road Materials - Part 3: Pavement Subbase
中国标准分类号:P42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第3部分:路面基层是专门规范建筑废弃物再生材料在道路路面基层中应用的技术标准。以下将选取一些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5.1.1 条规定了建筑固废再生混合料的原材料质量要求,包括骨料、水泥、粉煤灰等成分。强调骨料应具有良好的级配和坚固性,水泥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粉煤灰需满足GB/T 1596的要求。这些指标确保了再生材料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
6.2.3 条明确了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的方法,要求通过试拌试验确定最佳配合比,同时规定了不同强度等级下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范围。这一规定保证了再生材料能够达到预期的设计强度和施工和易性。
7.3.2 条对再生混合料的施工过程提出了具体要求,包括摊铺厚度控制在15~20cm之间,碾压遍数不少于6遍,且最后成型的压实度不得低于95%。这些参数有助于保证路面基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8.1.4 条规定了再生路面基层的质量检验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厚度测量、压实度检测等,并明确了每种检验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技术指标。这为工程验收提供了科学依据。
10.2.3 条特别强调了建筑固废再生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环境保护措施,防止扬尘污染和重金属渗漏等问题。这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考量。
以上条款构成了建筑固废再生材料应用于道路路面基层的主要技术框架,对于保障工程质量、促进资源循环利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