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的基本要求、实施流程、技术要求、服务内容及绩效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安徽省内公共机构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设计、实施与评估。
Title: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 and Services in Public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F0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与服务规范(DB34/T 4093-2022)是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公共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下的节能服务。以下将对部分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条文解读
# 第5.1条:项目前期准备
本条款强调了在启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前的准备工作。要求公共机构应明确节能目标,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完成必要的审批程序。这一步骤至关重要,确保项目的合法性和可行性,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 第6.2条:能源审计
根据该条款,能源审计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公共机构需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机构进行全面的能源审计,评估现有能源使用状况,识别节能潜力。通过这一过程,可以精准定位节能点,制定科学合理的节能措施。
# 第7.3条:合同签订
此条款规定了合同内容的具体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项目范围、节能目标、投资回收期、收益分配等关键要素。特别指出合同应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各方利益得到保护。此外,还强调合同文本需经双方协商一致并签署生效。
# 第8.4条:项目实施与监管
在项目执行阶段,本条款要求严格按照批准的设计方案和技术方案开展工作,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公共机构需定期检查工程进度及质量,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保证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
# 第9.5条:效果评估与验收
项目完成后,依据此条款,应对实际节能量进行测量与验证,并组织专家团队进行综合评估。只有当节能效果达到预期指标时,才能予以正式验收。验收合格后,还需形成完整的竣工资料存档备查。
以上是对DB34/T 4093-2022中若干核心条款的深入解析。遵循这些规范不仅有助于提高公共机构的能源利用效率,还能有效降低运行成本,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