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透水混凝土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原材料检测、配合比设计、拌合物性能检测、力学性能检测、耐久性能检测及透水性能检测的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建筑工程中透水混凝土的生产、施工及质量检测。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ermeable Concrete Test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C43
国际标准分类号:91.10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207-2021《透水混凝土检测技术标准》是山东省地方性标准,为透水混凝土的检测提供了系统化的指导。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材料性能检测
# 4.1 原材料检验
此部分规定了水泥、骨料、增强材料等原材料的质量要求。例如,水泥应符合GB 175的规定,且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对于骨料,粒径应在5mm至20mm之间,并且含泥量不得超过1%。这些指标确保了原材料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能够满足透水混凝土的功能需求。
# 4.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根据4.2节的规定,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需考虑透水率、抗压强度等多个因素。推荐水胶比控制在0.28~0.35范围内,这有助于形成均匀的孔隙结构同时保证足够的力学性能。此外,单位体积内水泥用量不应低于300kg/m³,以维持结构的整体强度。
施工质量检测
# 6.1 表面平整度
第6章强调了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其中关于表面平整度的要求是:用2m直尺测量时,其最大间隙不得超过5mm。这一规定旨在防止因表面不平而导致积水或排水不畅的问题发生。
# 6.3 孔隙率测定
孔隙率是评价透水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按照本标准的要求,采用排水法测定孔隙率时,试件尺寸为直径100mm×高度200mm圆柱体。通过精确称重计算得出孔隙率,一般要求达到15%-25%,这样才能有效实现雨水快速渗透功能。
验收与维护
# 8.1 验收程序
验收阶段需检查外观质量、几何尺寸以及功能性测试等内容。特别是功能性测试包括但不限于抗压强度试验、透水系数测试等项目。所有检测结果均需符合设计文件及本标准所列各项指标才能判定合格。
# 8.3 维护管理
长期使用后可能需要定期对透水混凝土设施进行清洁保养工作,比如清除表面污垢、修复破损部位等措施来延长使用寿命并保持良好状态。
以上内容基于DB37/T 5207-2021中部分内容进行了简要阐述,希望对相关从业者有所帮助。